茶具基本知识_

发布时间:2024-05-09 14:47:14     浏览:

  第二节茶艺实用茶具 一、主茶器 1、茶壶:主要用于 泡茶,也有直接用小茶壶 来泡茶和盛茶,独自酌饮 的。 选择茶壶时要一看壶 嘴、壶口与壶把顶部应呈 “三平”,或虽突破“三 平”但仍不失稳重,唯把 顶略高;二是侧提壶在提 拿时,要易于掌握重心; 三是出水流畅,不漏水, 壶嘴可断水且无余水沿壶 流外壁滴落。

  1、桌布:铺在桌面并 向四周下垂的饰物, 可用各种纤维织物制 成。 2、茶盘:摆置茶具,米乐m6 用以泡茶的基座。用 竹、木、金属、陶瓷、 石等制成,有规则形、米乐m6 自然形、排水形等多 种。

  3、茶巾:用以擦洗、抹拭 茶具的棉织物;或用作抹 干泡茶、分茶时溅出的水 滴;托垫壶底;吸干壶底、 杯底之残水。 4、茶巾盘:放置茶巾的用具。 竹、木、金属、搪瓷等均 可制作。 5、奉茶盘:以之盛放茶杯、 茶碗、茶具、茶食等,恭 敬端送给品茶者,显得洁 净而高雅。

  四、备茶器 1、茶样罐(筒) 用于盛放茶样,一般可 装干茶30-50克,以陶 器为佳。 2、贮茶罐(瓶) 贮藏茶叶用,可贮250500克。金属或瓷质为佳。

  茶桌:用于泡茶 的桌子。长约120150cm,宽约6080cm。 茶(椅)凳:泡 茶时有坐具,高低应 与茶桌相配。

  4、茶杯:盛放泡好的茶 汤并饮用的器具。 ●杯口、杯身需平整。 ●大小、容量要与壶匹 配,小壶配20-50ml的 小杯,大壶配100150ml的大杯。 ●杯外侧色泽与壶的一 致,内壁一般用白色。 ●杯的数量一般配单、 双数均可。

  5、闻香杯:茶汤倒入品茗杯后, 闻嗅留在杯里的香气之器具。 6、杯托:茶杯的垫底器具 。 ●杯托的要求必须是易取、 稳妥和不与杯粘合 。 ●托沿离桌面的高度至少为 1.5厘米 。 ●杯托中心应呈凹形圆,大 小正好与杯底圈足相吻合。

茶具基本知识_

  是在白瓷的基础上发展 而来的,彩瓷茶具的品种花 色很多,其中尤以青花瓷茶 具最引人注目。

  四、漆器、竹木茶具 1、漆器茶具 是采用天然漆树汁液, 经掺色后,再制成绚丽夺目 的器件。 漆器茶具表面晶莹光洁, 嵌金填银,描龙画凤,光彩 照人;其质轻且坚,散热缓 慢。虽具有实用价值,但这 些制品红如宝石,绿似翡翠, 犹如明镜,光亮照人,人们 多将其作为工艺品陈设于客 厅、书房。

  二、红茶类茶具选配 紫砂(杯内壁上白釉)、白瓷、白底红花 瓷、各种红釉瓷的壶杯具、盖杯、盖碗。 三、青茶类茶具选配 紫砂壶杯具、白瓷、白底花瓷壶杯具或盖 碗、盖杯。

  四、黄茶类茶具选配 奶白瓷、黄釉颜色瓷和以黄、 橙为主色的五彩壶杯具、盖碗 和盖杯。 五、白茶类茶具选配

  六、黑茶类茶具选配 紫砂壶杯茶具、白瓷茶具、玻 璃茶具。 七、花茶茶具选配 青瓷、青花瓷、五彩瓷等的盖 碗、盖杯、壶杯茶具。

  7、茶船:放茶壶的垫底茶 具。既可增加美观,又可 防止茶壶烫伤桌面。 ●碗状优于盘状,而有夹层 者更优于碗状 ●茶船围沿要大于壶体的最 宽处,若有夹层的茶船, 其容水量至少是茶壶容水 量的2倍,但也不可过大, 应与茶壶比例协调。 ●茶船应与茶壶的造型、色 泽、风格一致,起到和谐 的效果。

  2、盖碗(杯):盖碗(杯) 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 中有碗的茶具。又称三才 杯”,盖为天、托为地、 碗为人。为泡饮合用器具, 也可单用。 杯口需平整,可倒置 平板上,两指按住杯底左 右旋转,若发出叩击声, 则杯口不平,反之则平整。 通常翻口杯比直口杯和收 口杯更易于拿取,且不易 烫手。

  3、茶海:又称茶 盅、公道杯。是盛放泡 好的茶汤及分茶器具, 因有均匀茶汤的功能, 亦称公平杯。 ●茶海与茶壶形状和 色彩应搭配得当。 ●容量与壶相同,也 可扩大到壶的1.5-2倍, 可将泡2-3次的茶汤混 合后供一道茶饮用。 ●茶海的断水功能要 好。

  第一节茶具种类 按茶具的质地可划分为:金属茶具、陶土 茶具、瓷器茶具、漆器茶具和竹木茶具、玻璃 茶具、搪瓷茶具、玉石茶具等。

  一、金属茶具 大约到南北朝时,我国出 现了包括饮茶器皿在内的金属器 具。隋唐时,金属器具的制作达 到高峰。元代以后,特别是从明 代开始,随着茶类的创新,饮茶 方法的改变,以及陶瓷茶具的兴 起,才使金属茶具逐渐消失,尤 其是用锡、铁、铅等金属制作的 茶具,用它们来煮水泡茶,会使 “茶味走样”,以致很少有人使 用。但用金属制成的贮茶器具, 如锡瓶、锡罐等要比纸、竹、木、 瓷、陶密闭性好,有较好的防潮、 避光性能,更有利于散茶的保藏。 因此,用锡制作的贮茶器具,至 今仍流行于世。

  2、竹木茶具 来源广,制作方便,因此, 一直受到人们的欢迎。但竹木茶 具 易于损坏,不能长时间使用, 无法长久保存。 竹编茶具由内胎和外套组成, 内胎多为陶瓷类饮茶器具,外套 用精选慈竹,制成柔软竹丝,经 烤色、染色,再按茶具内胎形状、 大小编织嵌合,使之成为整体如 一的茶具。这种茶具,不但色调 和谐,美观大方,而且能保护内 胎,减少损坏;同时,泡茶后不 易烫手,并富含艺术欣赏价值。 因此,多数人购置竹编茶具,不 在其用,而重在摆设和收藏。

  二、陶器茶具 陶器茶具中最常见的是紫 砂茶具,其中又以江苏宜兴紫 砂茶具最好。 ●紫砂茶具,烧结密致, 胎质细腻,既不渗漏,又具有 透气性能,既利于保持茶的原 香、原味,又不会产生熟汤气, 即使在盛夏,壶中茶汤也不会 变质发馊。 ●紫砂壶造型丰富多彩, 工艺精湛超俗,具有很高的艺 术价值。 ●紫砂茶具使用年代越久, 色泽越光亮照人、古雅润滑, 常年久用,茶香愈浓,所以有: “饮后空杯,留香不绝”之说。

  三、瓷器茶具 瓷器茶具的品种很 多,其中主要的有: 青 瓷茶具、白瓷茶具、 黑瓷茶具和彩瓷茶具。 1、青瓷茶具:色 泽青翠,用它冲泡绿 茶,有益于汤色之美, 但用来冲泡红茶、白 茶、黄茶、黑茶,则 易使茶汤失去本来面 目,似有不足之处。

  2、白瓷茶具 白瓷一般是指瓷胎 为白色,表面为透明 釉的瓷器。因色泽洁 白,能反映出茶汤色 泽,而且传热、保温 性能适中,加之色彩 缤纷,造型各异,所 以目前使用最为普遍 。

  6、茶匙:从贮茶器中取 干茶之工具,或在饮 用添加茶叶时作搅拌 用,常与茶荷搭配使 用。 7、茶荷:古时称茶则, 是控制置茶量的器皿, 用竹、木、陶、瓷、 锡等制成。同时可作 观看干茶样和置茶分 样用。

  9、茶滤及其滤架:茶滤用于 过滤茶汤,滤斗架承托茶滤。 10、茶夹:用来清洁杯具, 或将茶渣自茶壶中夹出

  1、屏风:遮挡非泡茶区域或作装饰 用。 2、茶挂:挂在墙上营造气氛的书画 艺术作品。 3、花器:插花用的瓶、篓、篮、盆 等。

  一、绿茶类茶具的选配 名优绿茶:可用无色、 无花、无盖玻璃杯或白瓷、 青瓷、青花瓷无盖杯。茶杯 宜小不宜大,杯大则水量大、 热量大,易使茶叶产生“熟 汤味” 大宗绿茶:夏秋季可用 无盖、有花纹或冷色调的玻 璃杯,春冬季可用青瓷、青 花瓷、白瓷等各种冷色调瓷 盖杯或壶杯具。

  8、茶针:由壶嘴伸入流中 防止茶叶阻塞,使出水流 畅的工具,以竹、木制成。 也可用于饼茶、砖茶的分 茶。 9、渣匙:从泡茶器具中取 出茶渣的用具,常与茶针 相连,即一端为茶针,另 一端为渣匙,用竹、木制 成。 10、茶箸筒:亦称茶道组, 插放匙、茶针、茶夹等的 有底筒状物。

  三、备水器 1、煮水器 (1)水壶:用来烧开 水。目前使用较多的有紫 砂提梁壶、玻璃提梁壶和 不锈钢壶。 (2)、茗炉:即用来 烧泡茶开水的炉子。 现代茶艺馆及家庭使 用最多是“随手泡” 2、开水壶:是在无 需现场煮沸水时使用的, 一般同时备有热水瓶贮备 沸水。 3、水方和水盂

  玻璃茶具有优点是质地透明, 光泽夺目,可塑性大,造型多样, 且价格低廉,深受人们的欢迎。 缺点是传热快,易烫手,且易碎。 用玻璃茶具泡茶时,可直观 杯中茶叶缓缓舒展和上下浮动以 及茶汁慢慢浸出的过程,欣赏茶 汤的鲜艳色泽,增添品味之趣。

  2、搪瓷茶具 以坚固耐用,图案清 新,轻便耐腐蚀而著称。 但搪瓷茶具传热快,易烫 手,放在茶几上,会烫坏 桌面,加之“身价”较低, 所以,使用时受到一定限 制,一般不作待客之用

  3、黑瓷茶具 黑瓷茶具,始于晚唐, 鼎盛于宋,延续于元,衰 微于明、清。 宋代流行的斗茶,为 黑瓷茶具的崛起创造了条 件。宋人衡量斗茶的效果, 一看盏面汤花色泽和均匀 度,以“鲜白”为先;二 看汤花与茶盏相接处水痕 的有无和出现的迟早,以 “著盏无水痕”为上 。明 代开始,由于烹点之法 与宋代不同,黑瓷建盏似 不宜用,仅作为以备一 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