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27 15:05:12 浏览:
平安致力于成为国际领先的综合金融、医疗健康服务提 供商。平安积极响应“十四五”发展规划,从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服务“数字中国”和“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出发,贯彻落实“聚焦主业、优化结构、降本增效、合规经营”的十六字经营方针,深化“综合金融+医疗健 康”服务体系,积极构建“金融+养老”、“金融+健康”等 产业生态,提供专业“金融顾问、家庭医生M6米乐、养老管家”服务。平安深入推进智能化、数字化转型,运用科技助力金融业务提质增效,提升风控水平,并将创新科技深度应用于“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汽车服务、智慧城市”生态圈,运用金融科技和医疗生态力量,打造有温度的产品与服务,实现“科技赋能金融、科技赋能生态、生态赋能金融”。平安坚守金融主业初心,强化保险保障功能,增强服务实体经济、服务社会民生能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持续优化“一个客户、多种产品、一站式服务”的综合金融经营模式,依托本土化优势,践行国际化标准的公司治理与经营管理,为超2.25亿个人客户和超 6.68亿互联网用户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及便捷的服务。在继续专注个人业务发展的同时,平安也持续深化团体业务 “1+N” 服务模式,满足不同客户的综合金融需求。
平安将 ESG 融入公司发展战略,构建和实践科学、专业的持续发展管理体系和清晰、透明的ESG治理结构,持续指导集团所有职能中心和成员公司更加体系化地加强企业治理和业务可持续发展。
L1层:董事会和其下设的战略与投资决策委员会全面监督ESG事宜M6米乐,承担公司ESG战略规划、风险管理、政策制定等相应职责。
L2层:集团执行委员会和其下设的投资者关系管理委员会,负责识别相关ESG风险和机遇、制定具体的目标、计划及绩效考核等。
L3层:集团ESG办公室协同集团各职能中心作为执行小组,统筹集团ESG的内外部工作。
作为综合金融机构,平安将ESG的核心理论和标准与集团风险管理体系进行深度融合。2022年,平安回顾风险管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和经验,总结监管和行业变化趋势,迭代升级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识别11类一般性风险和4类保险企业特有风险,包括合规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信息科技等,并持续稳步推进,保障平安各项业务长期稳定发展。同时,平安聚焦气候变化对公司业务的影响,将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等作为ESG风险管理的重要议题之一,按照气候变化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建议,确立了风险识别框架,将风险识别的结果作为保险及投资筛选的基准,降低平安的气候变化相关风险。
依托集团综合金融+科技领域深厚基础M6米乐,深度聚合国内ESG领域权威专家意见,在平安人工智能中心众多科学家通力合作下,平安科技打造了AI-ESG管理平台。该平台主要包括框架制定(用户可自主选择多套ESG指标评价体系进行数据填报)、数据收集(面向专业公司与集团部门的ESG信息收集)、绩效展示(集团ESG关键绩效看板)等相关功能模块。该平台面向金融机构、各大公司、政府协会等不同需求主体,根据ESG基本面分析、量化投资、评级提升,风险监控等差异化使用场景,定制化地提供一站式ESG解决方案。
通过梳理海内外合规披露标准与核心关注议题,在满足国际可比性的同时,聚焦中国企业ESG核心问题,契合中国监管要求导向及发展阶段,从环境E、社会S、治理G、行业B四个维度,构建了包含90+二级通用指标、250+数据点、舆情数据实时调整的系统化CN-ESG评级体系。该平台主要包括ESG产品数据(CN-ESG A股评分、企业ESG底层数据等)、另类数据(产业链数据、宏观经济监控数据等)、ESG分析工具(企业ESG报告动态生成与下载、投资组合ESG优化、ESG舆情周报等)等相关功能模块。通过运用自然语言处理、关联关系分析、遥感数据分析等人工智能前沿科技进行数据自动收集、补充与交叉验证、AI智能打分,以提升ESG数据的覆盖率、有效性和时效性。通过搭建全线上化系统,数据覆盖上,增量数据边际成本极小;更新时效上,技术可支持实时更新。目前AI机器模型准确度达到92%以上,并实现A股4500+上市公司回溯6年的数据覆盖,提供季度发布,实时预调整的评分结果。
平安通过对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的分析,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不断调整业务发展战略和资源配置,制定了可持续保险战略、责任投资战略、绿色金融发展战略,研究完善近零发展战略,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各类风险,把握低碳发展和转型机遇,实现自身绿色发展,推动经济社会低碳转型,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截至2021年上半年,平安产险开发了439种可持续保险产品,涵盖与环境生态相关的环责险、巨灾险、野生动物保护险等险种,与社会民生相关的大型工程险、食品安全险、医疗相关事故险等险种,以及面向小微企业、农业工作者和特殊人群的普惠保险。(绿色保险创新产品案例:开发野生动物公众责任险,探索完善科学的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机制)。
平安在责任投资原则的指引下,充分利用AI-ESG工具,将ESG风险逐步与集团投资风险管理体系进行融合,建立了集团责任投资产品体系,投资产品涵盖股权、债券、金融
产品、公募基金、租赁应收款等多个类别。截至2021年12月31日,平安的责任投资规模近1.22万亿元。
2021年,平安集团发布“绿色金融+”升级行动规划,宣布计划于2030年实现运营“碳中和”,并依托集团综合金融优势,制定了具体的绿色金融行动方案,针对各业务板块提出了具体要求:绿色投资规模年增速不低于20%,绿色保险保费年增速不低于70%,绿色信贷余额年增速不低于20%。到2025年,力争实现绿色投资+信贷规模余额4000亿元、绿色保险保费总额2500亿元的总体目标,并积极推动绿色投资和气候变化风险管理,对绿色项目和绿色公司提供保费优惠,对绿色项目和公司提供贷款绿色通道或利率优惠,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形式。
平安高度重视气候相关风险与机遇,在董事会、委员会行业新闻、集团和各职能部门以及专业公司层面分别建立了气候有关事务的治理机制,并明确目标与权责,建立了健全高效的气候相关事务工作机制。在国家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平安适时推出近零发展战略,通过自身运营的节能减排,并对不同碳强度资产组合的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加大零碳资产支持力度等手段,在自身运营和资产组合层面实现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近零排放。碳中和实现路径采用“先内后外”和“先减后买”,采用内部减排+外部购买绿电、碳汇等方式综合实现。
平安致力于加强行业交流,并与国内外可持续发展倡议组织一道践行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共建可持续生态。平安遵守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UNPRI)及国内监管机构的相关指引,成为中国首个以资产所有者身份签署 UNPRI、气候行动100 + (Climate Action 100+ )、“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GIP)的企业,以及大陆首家签署UNEPFI 可持续保险原则( PSI ) 的公司,并担任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2021年,平安旗下的平安银行作为26家发起人单位之一,深度参与深圳绿金协的创办;平安集团加入了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发起的碳中和行动联盟并任常务理事。此外,依托“金融+科技”两大引擎,助力ESG在多元金融场景的智能化应用,通过技术支持积极推动金融助力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推出“新华 CN-ESG 评价体系”。
平安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和成果已获国际广泛认可。在指数方面,截至 2021 年12月末,平安被富时罗素可持续发展指数( FTSE4Good )、恒生可持续发展指数企业基准指数、恒生国指 ESG指数等纳入为成分股。在评级方面,2021 年,平安在 Sustainalytics ESG风险评级中为低风险等级,属于国内领先水平;MSCI ESG评级为BBB,属于国内保险行业领先水平;在全球碳披露项目( CDP ) 中获评A-级,为中国内地金融企业取得的最高评级;凭借对可持续发展的坚定承诺与优异表现,二度入选标普全球《2022年可持续发展年鉴》。2022年,平安上榜福布斯中国ESG50。
平安连续十四年披露ESG及可持续发展信息,每年更新、持续完善ESG议题的识别与重大性判定流程,确保准确、全面披露重大ESG议题,并在日常运营中加强重大ESG议题的管理与履行。平安已将ESG的九大核心议题全面融入企业管理中,将可持续发展核心议题分为三大板块——内部管治、可持续业务整合、社区与环境。九大核心议题为:商业守则、责任投资、可持续保险、信息安全和 AI 治理、产品责任和客户保护、可持续供应链、员工及代理人发展与保障、绿色发展与运营、社区影响力。
在对内ESG信息管理层面,公司通过建立AI-ESG管理平台,纳入了目前监管、交易所、评级机构等组织的不同要求,整理了500+ESG指标。同时,基于该平台,实现了其40多家子公司的全覆盖,极大精简了定期信息披露的流程,2019年AI-ESG管理平台使公司ESG年报披露时间缩短了22天。此外,公司的AI-ESG管理平台实现了自动监控异常变化、数据可视化、同行对标等功能,使ESG管理效果清晰可见。
在对外ESG信息披露交流层面,公司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对外ESG生态建设。2019年,平安作为试点机构加入中英金融机构气候变化披露工作试点小组,积极参与推进环境与气候信息披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发布了第一份TCFD报告,并于2021年发布了集团第二份TCFD报告。2022年4月,平安作为起草参与机构之一,参与制定符合中国特色的《企业ESG披露指南》团体标准。作为业界首个企业ESG披露标准,为企业ESG信息披露提供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参照。同时,平安正与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共同研究制定属于保险行业的ESG披露标准。
随着中国监管机构开始逐步强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环境相关信息,国内对 ESG 的认知和接受度预期将快速提升。在当前形势下,中国公司需要在更严格的监管要求、投资者ESG需求提升、和自身应对危机和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的多方需求中,加强ESG信息披露并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重提升。
目前国内关于ESG信息披露还面临一些问题,包括但不限于: 缺乏适应中国国情、企业认可度高的中国ESG标准;各类ESG披露标准的信息侧重点不同,缺少量化指标导致披露信息可比性较低;ESG概念和方法还待进一步普及,企业信息披露成本较高,导致企业披露意愿较低等。这些问题的解决还有待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